构建发展新格局,推动高质量发展,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,不仅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突破“卡脖子”,还需要亿万高素质的技术和技能人才,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,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最有效、最基本的途径,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,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。
不久前,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,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,职业教育前途光明、前景广阔。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,职业教育贡献巨大。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,促进就业创业创新,提升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水平的重要基础。为各行各业积累了2亿多名高素质职工。在新的征程上,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,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术人才、技能工匠、大国工匠。职业教育战线责任重大,使命光荣。
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。构建发展新格局,推动高质量发展,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,不仅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突破“卡脖子”,还需要亿万的人。高素质的技术和熟练的人才。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:“坚持把发展经济放在实体经济上,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质量强国,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。”目前,我国有职业院校1.13万所,在校生3088万人。在现代制造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,70%以上的新一线员工来自职业院校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,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最有效、最根本的途径,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,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。
2019年印发的《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》指出:“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,同等重要。”存在着重通识教育、轻职业教育的误区。一些职业学校以与普通教育相同的方式开展职业教育。事实上,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、课程体系、教育方式等方面与普通教育有着重要的区别。
职业教育是培养能力的实践教育。随着社会分工的变化,技能的传承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,但仍需在实践中培养和磨练。目前,一些高职院校定位不明确,注重理论教学,失去了自身优势,导致学生毕业后不得不“重修”。职业教育要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方向,让专业教材和课程适应市场需求,以产教结合、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,同时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的职业教育,让学生在工作中培养人才,提高技能。
